讓綠色企業進入管控豁免清單【環保廳資訊】
環保人士郎鳳娥表示:“山西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省份,在秋冬季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時,以產業劃線、區域設界實行環保管控,是在特定時間段內改善空氣質量的一種必要應急措施?!?/p>
石勇的建議,效仿江蘇出臺應急管控豁免管理辦法,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工地納入豁免名單,免予執行應急限停產等管控措施。
“目前多數企業一方面自身由環保倒逼發展轉為正向激勵發展;另一方面,地方經濟由政府忍痛斷腕轉為綠色高效發展?!笔抡f,據調查,有些企業發展前景良好,財力也相對充實,卻不愿意加大環保財力物力的投入,提升治污標準。究其原因,就是企業覺得做到達標排放就行了,80分與60分沒有什么區別。建立應急管控豁免管理制度,就能很好地根治企業這種小富即滿的惰性思維。讓企業真正感受到,治污主體責任落實得好與不好不一樣,治污措施做得好,就會從更多環保優惠政策中獲益,助力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打贏藍天保衛戰,既是為了滿足群眾對美好環境質量的需求,也是促進地方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動力。但當前的環保管控模式中,往往一停就是一個行業,極大地影響了地區的經濟發展?!笔绿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正相關,不是對立面。無論從主觀愿望、兩者關系還是從實際效果來看,環境與經濟兩者都可以相互融合、互相促進。
石勇認為,針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工地納入豁免名單,免予執行應急限停產等管控措施,首先要編制清單、定標準。建議組織相關專家認真總結近年來環境保護的經驗教訓,結合全省120區縣不同污染特征和排放源,逐日分析空氣質量特點,建立生態環境監管豁免清單,明確享受豁免政策的企業項目認定標準。對列入“散亂污”整治名單的工業企業,生產工藝、技術、產品不合標準的,不能申請豁免政策。
其次要精準實施、樹導向。針對企業環境行為可能發生變化的情況,豁免企業名單不搞終身制,實行年度申報、二級審核。停限產豁免企業按年度申請,每年10月底完成。企業首先向屬地縣級生態環境部門申報,縣級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工業生產主管部門進行初審。各地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工業生產主管部門對通過縣級初審的企業進行核定,對符合條件的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無異議的,方納入豁免名單;在重污染天氣管控過程中,對納入生態環境監管“豁免清單”的企業和項目采取豁免,免予執行應急限停產等管控措施,不限產、不停產、不檢查、不打擾;對有意愿申請“豁免政策”的企業進行幫扶,在加強服務指導的基礎上,推動更多企業盡快達到豁免標準,享受豁免政策;還要進一步拓展綠色信貸、綠色稅收、企業信用等級評價等環保政策,讓那些高標準落實環保要求的企業得到實惠。
此外,還要動態監管、謀長遠。對于納入豁免名單的企業,并不意味著放松環保要求。一方面,屬地生態環境部門仍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企業超排、偷排。省級生態環境和工業生產主管部門,對各地停限產豁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用嚴格的考核指標體系檢驗企業環保成色。一旦發現納入豁免名單的企業有弄虛作假、生產過程中存在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的,仍將依法處罰,及時取消豁免,并取消下一年度申請資格;另一方面,要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建立動態管理的模式和優進劣出的規則,改革創新評價辦法,借鑒交通違章12分管理制度設計,采取動態滾動記分模式,實現企業項目環保信用評價公正依法、平行管理、系統自評、實時更新,切實把審核監管落到實處。
“山西省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是繞不過的一道坎。為此,建議由省委、省政府在建立應急管控豁免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一批生產技術先進、污染治理水平高、環保管控嚴格的企業進入‘豁免清單’,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的良好效應,為山西省實現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p>
山西全面推動燃煤鍋爐改造,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
【環保廳相關資訊】
郎鳳娥”環保廳政策”導讀專欄
【郎鳳娥 環保廳資訊專區】工業鍋爐煙氣SCR脫硝技術及設備
102小時查處192個污染問題【郎鳳娥 環保廳專欄】
“環境污染溯源技術論壇”成功舉辦【郎鳳娥 環境資訊】
【郎鳳娥 環保廳專欄】煤炭企業應把生態文明建設終極化
山西省摘兩顆全國環保宣教“品質之星”【郎鳳娥 省環保廳資訊】
【河北環保廳專欄】網絡直播環境執法檢查